紫金山天文台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矗立在南京市郊紫金山第三峰天堡山上,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1929年遵照孙中山先生科学建设中华的遗愿,在老一辈天文学家的关心支持下开始筹建,1934年建成。
牌楼采用毛石作三间四柱式,覆蓝色琉璃瓦,跨于高峻的石阶之上。建筑间以梯道和栈道通连,各层平台均采用民族形式的钩阑,建筑台基与外墙用毛石砌筑,朴实厚重,与山石浑然一体。这是我国*座自己设计建造的融东、西方特色的现代天文台。它的精良装备和人才荟萃,曾获“东亚*”的美称。紫金山天文台不仅是*现代天文学的摇篮,而且还聚集了*古代天文学的辉煌成果。
古代南京在钦天山设观象台进行天文观测和研究,到了近代转移到紫金山天文台。
1927年4月,紫金山天文台开始筹建,1928年9月,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聘请高鲁作为成立之初的天文研究所代行所长,高鲁负责选址(钟鼓楼)和向庚子赔款委员会申请资金添置仪器。
1931年5月,紫金山天文台动工兴建并与1934年9月1日峻工,天文研究所由鼓楼迁到山上办公。
1937年8月至1946年5月因抗日战争曾一度撤离至昆明凤凰山(及后成立云南天文台)。
1949年11月*科学院成立,天文研究所归科学院领导。
1950年5月20日政务院任命张钰哲为*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自此,天文研究所名称取消。
1951年-1954年曾成立*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地球物理所上海联合工作站,徐家汇观象台,佘山观象台直属紫金山天文台。
文革时期,紫金山天文台遭到破坏,包括近乎所有原始信件往来记录被抄走,另外变星仪室碑亦被毁,另其发行刊物《天文学报》亦在1966年至1974年间停刊;文革初期(1966年-1969年)紫台的人卫室为国家“651任务”中东方红一号卫星预报方案,除此外其他项目几乎都瘫痪;70年代起陆续恢复天文观测、拍摄工作;至文革结束后在科研上有更大进展。
由于近二十年来南京城夜间灯光污染严重,紫金山顶上已难以持续观测,原址现已改建成科普教育基地,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是*科学院直属事业单位,总部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北京西路2号。[1]
紫金山天文台设4个研究部:南极天文和射电天文研究部、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研究部、暗物质和空间天文研究部、应用天体力学和空间目标与碎片研究部;4个实验室: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技术实验室、暗物质和空间天文实验室、天体化学和行星科学实验室、CCD相机研制实验室。每个研究部在其学科方向按照“研究单元-实验室-观测基地”的三角结构加以布局,共有20个研究团组、实验室和基地单元,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研发到应用需求的完整的科技创新价值链。
紫台建设和运行*科学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重点实验室、*科学院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是*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研究中心、*科学院南极天文中心的挂靠单位。紫台图书馆拥有图书和期刊数十万余册,是东亚地区**的天文图书馆。紫台是*天文学会的挂靠单位,《天文学报》(季刊)和英文刊《Chines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的承办单位。
紫金山天文台配有多架光学望远镜,以及观测太阳的射电望远镜。建台时主要仪器有口径60厘米的反射望远镜、口径20厘米的折射望远镜附有口径15厘米的天体照相仪、口径13.5厘米的子午仪和口径10厘米的罗斯变星仪等。抗日战争中部分仪器迁往昆明,其余全遭破坏。1949年以后,除修复口径60厘米的反射望远镜外,还陆续添置了色球望远镜、水平式太阳望远镜、口径40厘米的双筒折射望远镜、物镜和改正镜口径分别为60和43厘米的施密特望远镜、光电中星仪、厘米波太阳射电望远镜等。1987年还在青海省德令哈建成观测站,安装有孔径13.7米的毫米波射电望远镜。20世纪80年代初在南京鼓楼建起了台本部大楼。该台现在从事空间天文、射电天文、太阳物理、恒星物理、人造卫星、太阳系天体、时间、纬度和历算等多方面的工作。
紫金山天文台在*有7个天文观测站:紫金山科研科普园区、青海观测站、盱眙天文观测站、赣榆太阳活动观测站、洪河天文观测站、姚安天文观测站和青岛观象台。其中青海观测站是**毫米波射电天文观测基地,盱眙观测站是**天体力学实测基地。各野外台站拥有中大型望远镜11架。紫金山天文台以总部及观测站为依托,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科研科普园区、盱眙铁山寺风景区、青岛观象台、青海省德令哈市(建设中)、云南省姚安县(筹建中)等地建设(或与地方政府联合建设)5个天文科普园区。
紫金山天文台的发展目标为:以天体物理研究和天体力学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学科,以星际分子云和恒星形成研究及相关的观测技术发展,太阳活动和太阳高能物理研究,天体物理前沿和基础理论研究,太阳系自然和人造天体力学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开拓创新,使紫金山天文台成为*毫米波、亚毫米波和红外天文的实测基地,应用天体力学实测研究基地和卫星动力学的研究中心;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天文技术、红外探测技术及空间天文探测技术研究和发展中心,同时充分发挥传统的综合优势和新兴学科的交叉优势,为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以及社会的进步提供高层次的服务。使紫金山天文台成为*一流的天文基础研究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世界性的天文研究中心。
2010年,根据院党组的部署,制定了紫台“十二五”发展规划、“创新2020”组织实施方案。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紫台进入国际天文研究机构的先进行列,成为满足国家特定需求的核心机构之一。战略定位是“两个面向”:面向天文学的重大科学问题:暗物质、暗能量、黑洞致密天体、宇宙起源、天体起源、生命起源;面向国家“八大战略体系”,重点在空间安全、人类生存环境、深空探测领域组织天文学科的力量,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学科布局和重点方向是:南极天文和射电天文、高能天体物理和空间天文、应用天体力学和空间碎片、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
紫金山天文台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设有1个天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1个控制工程(全日制学位工程)硕士培养点,天体物理、天体测量和天体力学、天文技术与方法3个(二级学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天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108人(其中博士生48人、硕士生60人)、在站博士后7人。
截至2010年底,紫台共有在职职工293人。其中科技人员224人、科技支撑人员33人,包括*科学院院士3人、研究员和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46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41人;全台岗位聘用人员200人。紫台共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
自1978年以来,紫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科院二等奖12项;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江苏省二等奖2项(以上奖项均为紫台独立完成或主持完成)。紫台近13年(1988-2000)共发表学术论文1241篇,其中发表在国际核心刊物(SCI)上为242篇。
紫金山天文台在长期的观测研究中,先后发现了30余颗新变星、10余颗暗星区Hα发射线星。并发现了一大批小行星,其中100颗已获得国际小行星中心的正式编号,并取得命名权。此外还发现4颗新彗星,其中“葛-汪彗星”是*以*发现者姓氏命名的彗星。
在应用研究方面,紫金山天文台出色地完成了**颗人造卫星测轨预报方案的制定、测定西沙永兴岛座标、卫星动力测地、亚洲一号通讯卫星转移轨道初轨计算等一系列重要任务,在1994年彗木碰撞予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成功地在太空中找到了因工程失控而失去的卫星。编算的“*天文年历”、“航海天文历”、“测绘历”等,不仅满足了国内天文、航海、测绘、航空等部门的需要,而且被东南亚各国普遍采用。此外,还为航天、通讯、气象、水文等部门提供太阳黑子相对数和太阳活动预报。
高鲁(1928年2月─1929年7月)
余青松(1929年7月─1941年1月)
张钰哲(1941年1月─1984年7月)
童傅(1986年4月─1991年4月)
张和祺(1991年4月─1996年9月)
陆本魁(1996年9月─2000年11月)
严俊(2000年11月─2011年9月)
杨戟(2011年9月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