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海阔中文网 > 生活服务 > 医疗保健 > 各地医院 > 福建医院

厦门市第一医院

网站地址:
网站名称:
厦门市第一医院
网站热点:
中文版,engilsh
登陆状态:
正常
网站品质:
2
世界排名:
-
更新日期:
2022/4/23 18:27:30
网站介绍:
厦门大学附属*医院
网站百科

简介/厦门市*医院

创建于1937年,前身为福建省立*医院,现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福建中医学院厦门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

厦门市*医院现开放病床1400余张,高级专业技术人才600余人,硕士、博士20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4人,年门急诊量165万人次,年住院量4万余人次,均居厦门首位。

医院重视质量建设,首倡首席质控师制度规范医疗行为;重视学科建设,全力提升医学中心、重点学科、优势专科的综合实力;与国内外著名医院建立紧密的协作关系,并聘请黄志强院士、胡强达教授、胡大一教授等国内外*专家加盟医院,提高各专科技术水平。2006年5月,医院以全省卫生系统*分通过博士后工作站审批,成为福建省地市医院*博士后工作站。

医院现有临床、医技科室48个,设有福建省新生儿救护分中心、厦门市肿瘤中心、厦门市泌尿系统疾病诊治中心。其中肿瘤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为市级重点学科;神经内外科、肝胆胰血管外科、内分泌科、儿科、妇产科、骨科、血液科、皮肤科、烧伤整形科、风湿免疫科为厦门市优势学科。厦门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也设在*医院,医院还成立了心脏介入实验室、高血压研究室、显微外科实验室、神经病学实验室、肿瘤研究室等20多个临床实验室。

医院拥有PET-CT16排螺旋CT1.5T超导磁共振ECTDR血管内超声钬激光仪神经导航系统彩色多普勒X—刀直线加速器模拟定位机钴60治疗机等高精尖设备。就医环境良好,正在建设中的新病房大楼、门急诊综合大楼、杏林医学中心二期工程,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闽西南患者的就医条件,造福一方。[1]

杏林院区简介/厦门市*医院

*医院杏林院区的前身是厦门市杏林医院,创建于1959年,是一所集医疗、急救、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市属二级乙等医院。2003年6月,*医院和杏林医院正式合并。

杏林院区目前开放床位320张,现有职工435人,其中医生126人,护理人员154人,药剂人员22人、检验人员14人。院区目前设有肺科感染性疾病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口腔科麻醉手术室理疗科耳鼻喉头颈外科等临床科室,其中,肺科和感染科是医院的一级科室,院区外科、妇产科、耳鼻喉头颈外科与医院有关一级科室合并后,实行了医疗资源共享和一体化管理。院区拥有日本产X线机、进口彩色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仪心电工作站儿科高压氧舱红外线乳腺诊断仪裂隙灯显微照相、6个多功能手术台、多功能麻醉机数字多功能胃肠机CT机3D工作站等。

院区能够实施对各种危、急、重及疑难病症的诊断及抢救治疗。肺科原为鼓浪屿肺科,创建于1898年,经百余年的发展,成为专治肺病的特色专科,求治病人遍及海内外,现任主任裴新亚是厦门市防治非典型性肺炎和高致病性禽流感专家组组长,该科拥有国内一流的先进设施,如气道超声和各种型号的气管镜等,主要收治重症、难治性

肺结核及各系统结核病、肺部肿瘤性疾病、呼吸内科各种急重症、疑惑病。新成立的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由知名肝科专家刘家俊担任,目标是建立省内一流、国内先进的,集医、教、研三大功能的,现代化的感染病临床医疗服务中心。内科以心内科为重点,开展了心脏电生理检查、冠心病定位诊断、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光量子氧透射治疗;外科两个病区可开展肝胆胰血管外科、普外科、骨科、创伤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等专业;妇产科配有专门的检查室和治疗室、实验室和图书室,在门诊开展无痛人流、宫颈疾病筛查与治疗、输卵管通液及造影术等,并率先在我市开展出生缺陷监测、胎儿监护、新生儿复苏培训、无痛分娩等工作;儿科主要负责各类儿科疾病的诊治和儿科危重病人的抢救。

由于杏林院区各科室与厦门院区相关科室逐步融合,杏林院区整体医疗水平和质量将不断提高。

鼓浪屿院区介绍/厦门市*医院

2006年5月,随着鼓浪屿作为著名国际风景旅游区品牌的日趋成形,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及疗养人员,流动人口的数量也与日俱增。为进一步改善鼓浪屿风景区的就医环境,缓解岛上居民和游客就医难的问题,按照市政府的部署,*医院又迈出实质性的一步:接收厦门第二医院鼓浪屿院区,鼓浪屿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也成建制划归医院鼓浪屿风景区分院。整合后,*医院保留了中心的原有品牌,成立社区健康保健部。在岛上派驻专科医师,开设定期专家门诊,建立起内、外、妇、儿等科室齐全的小型综合性医院,让岛上居民享受到三级医院的诊疗服务,同时建立双向转诊制度。中心依托大型综合性医院在技术力量、医疗设备等方面的支持,完善服务。此次结合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的松散式协作,而是一种体制上的彻底融合,*医院和鼓浪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人力、财力、物力、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完全融合,这在福建乃至全国都是首次,开创了厦门市三级医院与社区医疗紧密结合的先河。

十几年来,鼓浪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博采各地之长,结合原鼓浪屿区(现已并入思明区)区情努力发展初保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医疗保健工作经验。
1992年原鼓浪屿区被卫生部列为全国22个城市初级卫生保健试点城区之一,1994年加入全国城市初保协作组,1997年中心顺应形势的变化,致力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几年来,中心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与时俱进,稳健推进,已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鼓浪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做法。在慢病社区综合防治、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残疾人社区康复等工作方面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在双向转诊方面也有所突破,创出自己的特色。2002年鼓浪屿社区被卫生部指定为全国慢病综合防治试点区之一,慢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开始逐步展开,目前中心已建立了鼓浪屿全社区居民家庭健康档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实行系统监测管理。同时在社区诊断的基础上,中心与街道一起制定健康促进规划,强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参与主持区健康咨询热线,并负责主持街道在中心设立的戒毒咨询热线。2005年鼓浪屿街道被区政府列为区四个残疾人社区康复试点之一,在中心建立了康复站,在两个居委会设立康复室,对可康复对象进行康复治疗指导,基本实现了防、治、保、康、教、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实现了小病不出社区的目标。被省卫生厅列为福建省全科医学教育基地、福建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福建省中医药进社区示范单位。2005年中心又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复兴医院签订了共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手拉手协议”。

中心的医务人员定期深入各社区卫生服务点开展医疗保健便民服务,出诊、开设家庭病床、积极发展社区护理,开展家庭保健合同、居民卫生保健合同服务,开展医疗助困活动。中心医务人员以诚信、便捷、价廉、优质的卫生服务取信于民,通过亲情化、人性化的服务使医患关系更为融洽。行风大大改善,医疗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中心的改革、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得到了卫生部、省、市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得到了社区群众的普遍赞誉。2000年、2001年连续二年被市卫生局评为“白求恩杯”先进集体,2002年获区巾帼文明岗称号,2003年被评为厦门市诚实守信活动“双十佳“单位,连续二年被评为区级文明单位,2004年获市文明单位称号;有5名医务人员共6次获市卫生系统“林巧稚精神奖”,1名获市委、市政府授予的“厦门市文明市民”荣誉称号,1名护士被评为省优秀护士。中心主任也被评为省纠风工作先进工作者、市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工作者。

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介入,为鼓浪屿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进一步拓宽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路子。*医院与鼓浪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质性融合,不仅保证了鼓浪屿风景区游客和岛上居民的医疗急救需求,完善了旅游区的功能,也为厦门市发展社区卫生事业,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和探索。这种紧密的整合模式能更有效地落实“双向转诊”制度,迅速提高社区卫生技术力量,搭建起培训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平台,为向更多的社区提供合格的技术力量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解决了综合医院人满为患、专家医生看大量常见病的问题,为解决大医院人才进出中的“出口”问题提供了思路,最终达到了合理分流病患者,确保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医疗服务的目标,实现了患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综合医院的三方共赢。
今后,厦门市*医院将逐步加大对鼓浪屿院区的资金、设备、人员投入,并辅助开展健康咨询、健康宣传讲座,凭借*医院的品牌效应与技术优势,在鼓浪屿社区建立起一流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同时,在旅游高峰期采取相应措施,为厦门打造鼓浪屿旅游品牌做出贡献。

医院历史沿革/厦门市*医院

1935年由爱国华侨胡文虎先生捐资20万银元筹备于福建 闽侯县城 吉祥山,公推黄丙丁为筹备处主任(1935年10月19日建设一小门诊所,奠基仪式在闽侯县城 吉祥山举行)。

1937年5月正式成立福建省立医院

1938年医院内迁沙县设立总院,南平设立分院,福建省立医院改称为福建省立*医院, 1938年福建省立*医院接管福建省立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并更名为福建省立*医院附设高级护士职业学校,   1942年福建省立*医院附设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改名为福建省立南平高级护士职业学校,  1946年福建省立南平高级护士职业学校、福建省立福州高级助产职业学校(护士科)合并组建福建省立福州高级护士职业学校 ,  1950年福建省立福州高级助产职业学校、福建省立福州高级护士职业学校等合并组建福建省立高级医事职业学校,   1951年福建省立高级医事职业学校改名为福州*护士学校  ,    1954年福州*护士学校并入福建莆田卫生学校,隶属省卫生厅 , 1976年改名福建莆田地区莆田卫生学校 , 1982年莆田卫生学校更名为福建高级妇幼卫生学校,

1995年6月升格为福建医学院莆田分院  ,  1996年5月升格为福建医科大学莆田分校,2002年3月 和莆田高等专科 学校 (兴化职业 大学 )等 合并 升格为莆田学院,其中 医学部分 2013年升格为莆田学院 医学部

厦门市*医院的前身为福建省立*医院, 1943年医院全部迁南平。

1946年7月从南平迁来厦门,接管厦门市立医院,改称福建省立厦门医院

1950年4月改称厦门省立医院

1951年12月改称厦门市立*医院

1958年4月改称厦门市医院

1959年9月改为厦门医学院附属医院

1962年10月改称厦门市*医院

1966年10月“文革”期间,改为厦门市工农兵医院

1970年3月亦名为厦门市医院总院(*病区)。

1972年10月恢复厦门市*医院至今,院址位于厦门市上古街10号。

1993年设立厦门市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  该院是一所以心血管疾病、内科、外科、肿瘤科及儿科为重点的全民所有制医院,也是福建医学院、福建中医学院、厦门卫生学校的教学医院

2003年7月厦门市*医院杏林院区正式挂牌。

厦门市*医院分为市区总院及杏林院区两部分。

2006年5月厦门市*医院鼓浪屿院区正式挂牌,医院形成一个院部、两个院区。

2007年5月厦门市*医院晋升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类似“厦门市第一医院”
与“厦门市第一医院”相关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