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the Summer Palace)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前身清漪园。颐和园是三山五园中较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
乾隆继位以前,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区到香山公园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决定在瓮山一带兴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它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面积290万平方米,水面占全园的四分之三。集中了全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最有特色的是园内长达728米的长廊,长廊和廊中的绘画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将园内各个景点有机地联系起来烘托园林整体的美。
全园有各式建筑3000余间,园内布局可分为政治、生活、游览三个区域。政治活动区,以仁寿段为中心,是过去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办理朝事、会见朝臣、使节的地方。生活居住区,以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为主体,是清朝时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之地。风景游览区,以万寿山前山、后山、后湖、昆明湖为主,是全园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颐和园(Summer Palace)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为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中较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百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银两(据专家考证,应为500至600万两白银),由样式雷的第七代传人雷廷昌主持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许多珍宝被劫掠一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现存规模*,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世界纪录协会*现存*皇家园林。[1]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帝十五年(公元1750年),历时15年竣工,是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较后建成的一座。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同遭严重破坏。
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开始重建,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以海军军费的名义筹集经费)修复此园,改名为“颐和园”,其名为“颐养太和”之义。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工程结束。颐和园成为晚清*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1898年,光绪帝曾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洗劫,翌年,慈禧从西安回到北京后,再次动用巨款修复此园。1924年,颐和园辟为对外开放公园。
慈禧大力修复此园的目的乃为了避暑和颐养天年,她独独看中了这块具有“万寿”名称的宝地。从1903年起,慈禧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由于慈禧常需在这里接见臣僚,处理朝政,为此在园的前部专门建置了一个宫殿区和生活居住区,所以颐和园是一个兼具“宫”,“苑”双重功能的大型皇家园林。全园可大致分为宫廷区和苑林区。宫廷区
由于颐和园兼有宫和苑的双重功能。因此,在进园的正门内建置一个宫廷区作为接见臣僚、处理朝政的地方。宫廷区由殿堂、朝房、值房等组成多进院落的建筑群,占地不大,相对独立于其后的面积广阔的苑林区,二者既分隔又有联系。其中,以仁寿殿为中心,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苑林区
苑林区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万寿山东西长约1000米,高60米。昆明湖水面约占全园面积的78%,湖的西北端绕过万寿山西麓而连接于北麓的“后湖”,构成山环水抱的形势,把湖和山紧密地联成一体。颐和园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山下是一条长700多米的“长廊”,长廊枋梁上有彩画8000多幅,号称 “世界*廊”。长廊之前即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万寿山后山、后湖古木成林,环境幽雅,有藏式寺庙,苏州河古买卖街。后湖东端有仿无锡寄畅园而建的谐趣园,小巧玲珑,被称为“园中之园”。[2]
万寿山,属燕山余脉,高58.59米。建筑群依山而筑,万寿山前山,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后山有宏丽的西藏佛教建筑和屹立于绿树丛中的五彩琉璃多宝塔。山上还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画中游等楼台亭阁,登临可俯瞰昆明湖上的景色。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诸园中*湖泊,湖中一道长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划分为三个大小不等的水域,每个水域各有一个湖心岛。这三个岛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征着*古老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由于岛堤分隔,湖面出现层次,避免了单调空疏。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桥是有意识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和“苏堤六桥”,使昆明湖益发神似西湖。西堤一带碧波垂柳,自然景色开阔,园外数里的玉泉山秀丽山形和山顶的玉峰塔影排闼而来,被收摄作为园景的组成部分。从昆明湖上和湖滨西望,园外之景和园内湖山浑然一体,这是*园林中运用借景手法的杰出范例。湖区建筑主要集中在三个岛上。湖岸和湖堤绿树荫浓,掩映潋滟水光,呈现一派富于江南情调的近湖远山的自然美。
万寿山的南坡(即前山)濒昆明湖,湖山联属,构成一个极其开朗的自然环境。这里的湖、山、岛、堤及其上的建筑,配合着园外的借景,形成一幅幅连续展开、如锦似绣的风景画卷。前山接近园的正门和帝、后的寝宫,游览往返比较方便,又可面南俯瞰昆明湖区,所以园内主要建筑物均荟萃于此。造园匠师在前山建筑群体的布局上相应地运用了突出重点的手法。在居中部位建置一组体量大而形象丰富的中央建筑群,从湖岸直到山顶,一重重华丽的殿堂台阁将山坡覆盖住,构成贯穿于前山上下的纵向中轴线。这组大建筑群包括园内主体建筑物──帝、后举行庆典朝会的“排云殿”和佛寺“佛香阁”。后者就其体量而言是园内*建筑物,阁高约40米,雄踞于石砌高台之上。它那八角形、四重檐、攒尖顶的形象在园内园外的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器宇轩昂,凌驾群伦,成为整个前山和昆明湖的总绾全局的构图中心。与中央建筑群的纵向轴线相呼应的是横贯山麓、沿湖北岸东西逶迤的“长廊”,共273间,全长728米,这是*园林中最长的游廊。前山其余地段的建筑体量较小,自然而疏朗地布置在山麓、山坡和山脊上,镶嵌在葱茏的苍松翠柏之中,用以烘托端庄、典丽的中央建筑群。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后湖的河道蜿蜒于万寿山北坡即后山的山麓,造园匠师巧妙地利用河道北岸与宫墙的局促环境,在北岸堆筑假山障隔宫墙,并与南岸的真山脉络相配合而造成两山夹一水的地貌。河道的水面有宽有窄,时收时放,泛舟后湖给人以山复水回、柳暗花明之趣,成为园内一处出色的幽静水景。
后山的景观与前山迥然不同,是富有山林野趣的自然环境,林木蓊郁,山道弯曲,景色幽邃。除中部的佛寺“须弥灵境”外,建筑物大都集中为若干处自成一体,与周围环境组成精致的小园林。它们或踞山头,或倚山坡,或临水面,均能随地貌而灵活布置。后湖中段两岸,是乾隆帝时摹仿江南河街市肆而修建的“买卖街”遗址。后山的建筑除谐趣园和霁清轩于光绪时完整重建之外,其余都残缺不全,只能凭借断垣颓壁依稀辨认当年的规模。谐趣园原名惠山园,是摹仿无锡寄畅园而建成的一座园中园。全园以水面为中心,以水景为主体,环池布置清朴雅洁的厅、堂、楼、榭、亭、轩等建筑,曲廊连接,间植垂柳修竹。池北岸叠石为假山,从后湖引来活水经玉琴峡沿山石叠落而下注于池中。流水叮咚,以声入景,更增加这座小园林的诗情画意。
多年以来,颐和园管理处以“文化建园”为宗旨,用“一种精神五种意识六个一流”的企业文化统领职工,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大力推进颐和园的保护、管理和研究工作,以借景环境、山形水系、文物古建、植被景观为颐和园的核心保护内容,建立了完整的颐和园保护管理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颐和园加快了建设和保护的步伐,先后投入巨资恢复了四大部洲、苏州街、景明楼、澹宁堂、耕织图等景区,积极参与周边环境改造,延续颐和园的历史人文环境,恢复了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建设了国内园林系统内*文昌院博物馆。
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2月2日,颐和园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美的自然环境景观,*保护管理工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近年来,颐和园先后获得了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首批国家AAAA级景区等诸多荣誉称号,2000年顺利通过国际标准化的ISO9000和14000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使颐和园的管理、保护、研究迈上了规范、科学、法制的管理轨道。
中文名称:颐和园
英文名称:Summer Palace
批准时间:1987年
遗产种类: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北京颐和园,始建于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颐和园,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丽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时值*较后一个封建盛世——“康乾盛世”时期;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1886年,清政府挪用海军军费等款项重修,并于两年后改名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晚年的颐养之地。从此,颐和园成为晚清*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1898年,光绪帝曾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 园中的玉澜堂;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颐和园再遭洗劫,1902年清政府又予重修;清朝末年,颐和园成为**统治者的主要居住地,慈禧和光绪在这里坐朝听政、颁发谕旨、接见外宾。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这是一座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的大型天然山水园。
万寿山和昆明湖早在建园之前就已经是北京西北郊风景名胜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自然景观以及某些人文景观都与此后的园林造景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考查颐和园的历史也就不应局限于园林本身,而必须追溯其早年风景建设的情况。
建园以前北京的西北郊,素称“神京右臂”的西山峰峦连绵自南趋北,余脉在香山的部位兜转而东,好像屏障一样远远拱列于这个平原的西、北面。在它的腹心地带,两座小山岗双双平地突起,这就是玉泉山和万寿山。附近泉水丰沛,湖泊罗布,远山近水彼此烘托映衬,形成有如江南的优美自然景观,实为华北地区所不多见。元代,万寿山叫做瓮山,以其山形似瓮而得名。山的南面地势低洼的地带汇聚玉泉山诸泉眼的泉水,潴而成为一个大湖名“瓮山泊”,也叫七里泊或大泊湖,这就是昆明湖的前身。
北京城西南面的永定河,由于泥沙淤塞,河床极不稳定,河水经常处于暴涨暴落,难于控制的状态。
公元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营建新的都城“大都”时,将玉泉山的泉水导引入城作为宫廷的专用水,百姓不能截取,甚至“濯手有禁”。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为了补给大运河北端的水量,保证漕运畅通,在昌平的白浮村筑堰拦蓄神山诸泉之水,先西行然后转南,流经青龙桥再绕过瓮山而汇聚于瓮山泊,于瓮山泊往南开凿河道,沿河加筑大堤以障水南行,从和义门(今西直门)北之水门入城,在河道的南段先后修建了百座闸门——高亮桥闸和广源闸以控制水的流量,然后穿城而过,经通惠河注入通州的大运河。经过这一番整治之后,通惠河航运畅通,南方的粮船可以直达大都城内的积水潭。瓮山泊也从早先的天然湖泊改造成为具有调节水量作用的天然蓄水库,水位得到控制,环湖一带出现寺庙、园林的建置,逐渐发展成为西北郊的一处风景游览地。
环湖一带的建置,比较重要的有两处:一处是瓮山西面、瓮山泊北岸的“大承天护圣寺”此寺规模十分锯丽,寺前的湖中架水阁两座、寺后建园林,元代皇帝到瓮山泊游览时经常驻跸于此。另一处在瓮山东南,是元中书令耶律楚材的墓园。
明代,瓮山泊改称“西湖”。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南方来的移民在西湖以东,今海淀镇以北的多泉眼的丹棱一带开辟水田,贵戚,官僚也纷纷占地造园。众多的私家园林增益了这一带天然风景的人工点染,并与玉泉山、西湖的景观联成一片,所谓“风烟里畔千条柳,十里清阴到玉泉”西北郊风景区的范围更往东扩大了。
明初建都南京的一段时期内,大运河停止漕运,它的白浮上源以及西湖以北,元代开凿的一段水道由于年久失修而淤塞。朱棣迁都北京,漕运重开,这一段水道已不能使用。遂于成化七年(1471)改引玉泉山之泉水东流注入西湖,以代替白浮神山泉水作为接济通惠河的上源,同时也兼供大内宫廷用水,西湖在北京供水系统中的地位就更为重要了。
这时候,玉泉山、瓮山、西湖之间山水联属,三者在景观上互为借资的关系十分密切。玉泉山的山形轮廓秀美清丽,故时人多以玉泉与西湖并称。至于瓮山,山形比较呆板而又是一座“土赤濆,童童无草木”的秃山,也就不大受到游人的重视。
大承天护圣寺于宣德二年(1427年)重修后改名功德寺,前后一共七进院落,皇帝常在此驻跸并留辇仗寺中,是当时北京的一座著名佛寺。功德寺以及西湖一带的其它寺庙如湖东岸的龙王庙等号称“环湖十寺”。此外,沿湖还有一些小园林,如明武宗朱瞻基修筑的“钓台‘等。
弘治七年(1494年),明神宗朱翊钧乳母助圣夫人罗氏出资在瓮山南坡的中央部位兴建园静寺,据明人的描写,此寺“因岩而构,甃为石磴。游者拾级而上,山顶有屋曰雪洞,俯视湖曲,平田远村,绵亘无际”。“寺门度石桥,大道通湖堤,门内半里许,从左小径登台,精兰十余。室之西,殿三楹,左右精舍一间,据山面湖”。
清初,西湖瓮山的情形大致和明代差不多。不过寺庙、园林由于年久失修,有的倾圮,有的处于半荒废状态,远不如当年之盛况了。康熙时,内务府上驷院在瓮山设马厩。凡犯有过错的官监均先“发往瓮山铡草”一年,然后再行定罪。这种做法一直持续到乾隆十四年。
清漪园时期乾隆九年(1744年),作为皇帝长期居住的离宫御苑圆明园扩建工程告一段落,清高宗弘历写了一篇《圆明园后记》。文中夸耀这座园林规模如何宏伟,园景如何绮丽,誉之为“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暗示自己不再建国,并且明白告诫“后世子孙不舍此而重费民力以创建苑囿。”然而,事隔不久,另一座大型的皇家园林——“清漪园”,又在圆明园的西面破土动工了。弘历之所以甘冒自食其言的非议而兴建清漪园,足证此园必然有其不能不建的原因。也就是说,作为建国基地的西湖和瓮山具备着西北郊先已建成的皇家诸园所没有的优越的地貌条件。这个地貌条件对于以享用园林之乐作为奢靡生活主要内容的弘历而言,实有着十分强烈的吸引力。
西北郊先已建成的诸园之中,圆明、畅春均为平地造园,虽然以写意的手法缩移摹拟江南水乡风致的千姿百态而作集锦式的大幅度展开,毕竟由于缺乏天然山水的基础,并不能完全予人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香山静宜园是山地园。玉泉山静明园以山景而兼有小型水景之胜,但缺少开阔的大水面。唯独西湖是西北郊*天然湖,它与瓮山所形成的北山南湖的地貌结构,不仅有良好的朝向,气度也十分开阔,如果加以适当的改造则可以成为天然山水园的理想建园基址,这番意思在清漪园动工的时候弘历为董邦达所绘《西湖图》的题诗中已经约略透露出来了。若干年后,弘历又在《万寿 山清漪园记》中提到“然而畅春以奉东朝,圆明以恒莅政、清漪、静明,一水可通,以为几清暇散志澄怀之所………。园既成,过辰而往,逮午而返,未尝度昏,犹初志也”。就是说,清漪园离他居住的圆明园和皇太后居住的畅春园都很近,又介于圆明园与静明园之间,与后者有水路可通,往返十分方便。此四者若在规划上贯联起来,即能构成一个功能关系密切,景观又可以互为借资的整体——一个包含着平地园、山地团、山水园的多种形式的庞大园林集群。可谓一园建成,全局皆活,对于这一点,弘历是能够理解并早有瞩意的,此其一。
其次,圆明、畅春、静宜、静明诸园都是在上代的基础上扩建而成,规划设计不免或多或少地要受到既定格局的限制,牵就拘碍的情况在所难免。而瓮山西湖的原始地貌则可以完全按照弘历的意图加以改造,园林的规划建设也能够按照他的想法自始至终一气呵成。
这两点,大概就是弘历所以继圆明诸园建成之后,”又复在瓮山西湖兴建清漪园的真正原因。
既然自食其言而不惜再耗国家另建新园,势必要寻找适当的借口以便杜绝朝野的清议。当时,正好有两件与瓮山西湖有关的事情促成了弘历建园愿望和实现。
*件事情是建佛寺为母后祝寿
乾隆十六年适逢皇太后钮祜禄氏六十整寿,一向标榜“孝治天下”的弘历,为庆祝母后寿辰,于乾隆十五年( 1750年)选择瓮山圆静寺旧址兴建大型佛寺“大报恩延寿寺”。同年三月十三日发布上谕,改瓮山之名为“万寿山”。与佛寺建设的同时,万寿山南麓沿湖一带的厅、堂、亭、树、廊、桥等的园林建筑已经作出设计估算,陆续破土动工。
第二件事情是西北部水系的整理乾隆初年的北京西北郊,随着圆明、畅春等大小园林陆续建成,水量消耗与日俱增。当时,园林供水的来源除流量较小的万泉庄水系外,主要依靠玉泉山汇经西湖之水。而后者正是供给北京大内宫廷的主要水源,也是沟通北京城与大运河之间的通惠河的上源。如果上源被大量截流而去,则不仅宫廷用水不济,漕运也将要受到影响。另外,明代以来西湖堤经常溃决,危害农田,威胁畅春园。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乃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冬天,开始进行西北部规模*一次水系整理工程。工程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修整玉泉山、西山一带的泉眼和水道;二、疏浚、开拓西湖作为蓄水库,并建置相应的闸涵。工程开始之前,弘历曾派人详细考查通惠河的水源情况,并撰写《麦庄桥记》一文。文中谈到“寸之伏脉者其流必长,亦如人之有蕴藉者其德业必广。如京师之玉泉汇而为西湖,引而为通惠,由是达直沽而放渤海。
南湖岛修缮年底将竣工。除了园墙,颐和园今年的另一项重要古建修缮项目南湖岛修缮工程也将于年底竣工。目前的修缮正在进行彩画贴金等工序,年底前将完工。此次南湖岛修缮,是想通过对颐和园重要景观的维护,使这里的文化能更好地向观众展现展示。
揭秘降水少昆明湖无影响。从解放后开始,昆明湖的水一直是密云水库供水,中间有一段时间由于北京干旱,曾改用官厅水库的水来供水,但是当年和后期,由于水质不好,昆明湖产生过严重水华,所以没两年又换回密云水库的水。她表示,虽然今年降水较少,但是昆明湖的水位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修缮背景2011年园墙曾坍塌近6米。黄褐色虎皮石砌筑的颐和园园墙,长达近8公里。其中,北面园墙建于清乾隆时,东、南、西三面园墙建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由于年代久远,虽然每年进行保养性修缮,但并未进行系统性整修,存在墙体高矮不一、用料杂乱、墙体开裂、鼓闪的现象,墙体存在大范围安全隐患,且出现过局部坍塌情况。2011年2月10日凌晨,颐和园霁清轩南侧,一段光绪时期修筑的老园墙发生坍塌,墙体坍塌长近6米,高近5米,其邻近墙体也存在安全隐患。楹联玻璃罩研发除尘工具。为保护楹联,颐和园在楹联上加装了扇形玻璃材质保护罩,由于其弧形的特殊结构,一般的工具无法伸入内侧清洁,时间一长保护罩内侧逐渐形成了一层“尘埃膜”,严重影响观赏效果。园务队创新发明了楹联除尘器,解决楹联保护罩内侧积尘无法清理的问题。楹联除尘器为弧形工字结构,一端为26cm的除尘擦头,另一端为12cm的手柄,中间是弧长55cm的弧形连接杆,与抱联形成相同的弧度,使除尘器整体紧贴于抱联内侧扇面,达到伸入内部清理的目的。[3]
景区由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是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万寿山原名金山、瓮山,海拔109米,南依昆明湖,以佛香阁为中心,形成了一组气势雄伟、巍峨壮观的建筑群。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和昆明湖”的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宝云阁。登临山顶,可俯看昆明湖景色。
位于颐和园最北部,建筑较少,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与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
文昌院,位于颐和园内文昌阁之东,是*古典园林中规模*、品级*文物陈列馆。
馆内设有六个专题展厅,陈展了上自商周、下迄晚清数以千计的颐和园精品文物,涵盖了*传世文物的诸多门类。它们与帝后生活密切相关,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是*皇家文化*真实性的物证。
耕织图景观文化展览
耕织图位于颐和园西北部,是颐和园在清漪园时期颇具江南水乡风情的独特园林景观。始建于清朝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当年,昆明湖与玉泉山之间河湖交错;乾隆造园时又特意将原在城内、专门负责为宫廷织造丝绸布料的内务府织染局迁到此处,组成了一处生活气息。浓郁的园林景区。因此乾隆将其命名为“耕织图”,意寓着一幅洋溢男耕女织生活情趣的幽美图画。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清漪园,景区内只有一块乾隆御题的耕织图石碑存留至今;1886年至1895年,这里成为清朝专门培养满族海军人才的昆明湖水操学堂;再之后,耕织图地区的功能和归属几经变化,最终成为厂房和生活区,园林景观完全丧失。
水木自亲殿专线展览
乐寿堂建筑群的宫门,五间穿堂殿,前有石造雕栏临水码头。慈禧太后走水路出入颐和园时,常在此码头上下船,清末在殿内装设了*条皇家御用电话专线。1908年,清政府开通了颐和园水木自亲殿至西苑(中南海)来薰风门东配殿专备上用的电话专线,专供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使用,致使颐和园成为当时*的政治、军事及外交指挥中心。这是*历史上*条皇家御用电话专线。
1902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西逃西安返京后,深切体会到通信快捷对处理军政事务的重要,架设开通了北京城(外务部)至颐和园步军衙门公所电话线;随后,清政府又相继筹办开通了东单二条电话局、海淀西苑电话二分局,连通了颐和园与清廷各府衙、八旗各军营的电话线路,形成了北京电话网络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