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山长城始建于明成化五年,即公元1469年,是由当时的辽东副总兵韩斌督建的[1] 。是明万里长城东端起点,因修建于鸭绿江畔的虎山而得名。
虎山长城的主要作用,是为防御建州女真人的侵扰。虎山长城的军事设施,主要包括长城墙体,墙台、敌台、马面、烽火台、护城河、拦马墙等,这些设施构成了一阁较为完备的防御体系。虎山古长城残墙被发现后,残迹得到了全面发掘,人们在原址上用青砖砌筑复建了约1200米的虎山长城。[2]
虎山长城(古称老边墙)始建于明宪宗成化五年(1469年),位于虎山南麓,据《明史》记载:“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明实录》也载有:修筑已坍塌的“东路自开原直抵鸭绿江”边墙。《安东县志》记载说:“老边墙,在县治东北四十里,叆河北岸,……嘉靖二十五年,更为第二次拓边,置江沿台堡于今九连称,则老边墙之筑,必在此时”。明代巡抚都御史王之浩登临虎山要塞时,曾写下《登马耳山望朝鲜》一诗。修建虎山长城的目的是为防范崛起的后金及海上外敌的入侵,明朝末年,虎山长城成为满洲人的实际控制区,而虎山长城做为阻挡满洲人的军事要塞而遭到破坏,清朝入关后虎山长城失去军事防守意义,从此荒弃。
努尔哈赤入关后,为了保护满族人的发祥地而兴修柳条边,将包括虎山长城在内的绝大部分长城给拆掉了,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不知道明长城的起点到底在哪里。但《明史·兵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终明之世,边防慎重;东起鸭绿,西至嘉峪”这里的“鸭绿”就是指鸭绿江。
建国后,各级文物工作者一直在寻找这个“东起鸭绿”的长城东端起点。 20世纪80年代初,丹东市文物部门在文物普查中发现虎山南北有连绵不断的长城墙体和墙基,后据权威专家认定这里就是明长城东端起点的具体位置。
1991年12月,丹东市政府召开了“明长城东端起点论证会”。应邀到会的国家、省著名文物、考古、古建筑专家们经实地考察,认真讨论,一致认为:“现有考古发掘材料证明、明代万里长城东端起点在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乡鸭绿江畔的虎山地段,即东经123°30′,北纬40°13′。”
经过1992年和2000年的两次恢复,虎山长城现已修复长城墙体1200延长米,基本再现了虎山长城当年作为“巨龙之首”的雄姿。2009年4月18日,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共同发布: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也就是丹东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6个县域,总长度为8851.8千米,使人们有史以来首次掌握了明长城的确切长度。[3]
1989年,通过飞机航拍和实地调查考证,在中朝边境的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境内,发掘出600余米长城遗址。1990年,经罗哲文等长城专家学者实地考察认定为明长城东端起点,它横越虎山向北向西经辽宁省的抚顺、沈阳、辽阳、鞍山、锦州与河北省境内的山海关长城相连接。这一发现使*长城延长了1000多公里,而也更改了历史教课书上讲述的长城东端起点为山海关的说法。[4]
1990年发掘出虎山长城掩埋在土层下的明代万里长城东端的起点台址。台址为夯土筑成,边长36米,存高4米。在台址东面,有接续的石筑城墙,逶迤直上虎山。1992年曾投资380万元人民币,修复了600多米虎山长城,初现了长城最东端的面貌。2000年又总投资2230万元人民币,完成了1000多米的长城主体修复。
2003年8月,经考古爱好者李亚忠对虎山长城进行实地考察后认为:“虎山一带延伸到朝鲜平壤西南大同江畔的长城,采用毛石和土堆筑,没有用砖遗迹,其墙底宽2-4米,残高仅0.8-1.2米,墙址、烽燧及土城遗址都与自山海关绵延至辽东的燕长城遗址极为相似,却不具备明长城特征。”从而证明虎山长城为燕长城而不是明长城,所以虎山长城可以称为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而非明长城的东端起点。[5]
虎山长城历史博物馆开馆于2003年5月,是继嘉峪关、八达岭、山海关之后又一处以介绍各个朝代长城的防御功能为主的长城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分上下两层,陈列有虎山出土的明长城城砖、陶器等文物;反映长城历史的大型油画和与长城有关的历史人物雕塑以及之相关的历史文献,全面展示了长城的形象,在不同时代的地位与作用。[1]
丹东市内乘15路公交车可达。此外,从丹东去宽甸走江边的车都经过虎山长城。
60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