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海阔中文网 > 生活服务 > 旅游资讯 > 旅游景点 > 四川景点

石海洞乡

网站地址:
网站名称:
石海洞乡
网站热点:
四川省兴文县石海洞乡风景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登陆状态:
正常
网站品质:
2
世界排名:
-
更新日期:
2022/4/24 9:09:46
网站介绍:
四川省兴文县石海洞乡风景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网站百科

石海洞乡风景区位于四川南部兴文县,因该县石林、溶洞遍及17个乡,故有“石海洞乡”之誉。石海洞乡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石海洞乡风景区以喀斯特岩溶地貌为主的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四川兴文县中城镇南30公里处。因奇石林立、洞壑连襟而得名。总面积126.4平方公里,由天泉洞中心景区九丝山景区大坝鲵源景区周家沟溶洞景区组成。地上、地下均由石灰岩构成,分为石林、石海、溶洞三个部分。整个景区地表奇峰林立,千姿百态;地下溶洞纵横交错,洞重洞,洞托洞,洞穿洞,大小溶洞相互交错,构成庞大的地下溶洞群。

景区简介/石海洞乡

石海洞乡风景区位于宜宾地区兴文县城南的兴堰、石林、周家、德胜、博望等乡境内,景区面积136平方公里。中心景区面积14平方公里,分布在兴堰、石林两乡,距县城25公里,是一个以岩溶地貌为主的景区。地表石林怪石雄峰同地下充满幻景的龙空神洞,形成独特风貌,故称“石海洞乡”。石海洞乡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完善的地区之一,地面怪石林立,如云南路南石林;地下溶洞纵横,似桂林芦笛迷宫。天下奇观集于一地,上下相映,与竹海、恐龙、悬棺并列为川南四绝。 由天泉洞中心景区九丝山景区大坝鲵源景区周家沟溶洞景区组成。地上、地下均由石灰岩构成,分为石林、石海、溶洞三个部分。

天泉洞景区/石海洞乡

天泉洞景区是四川省兴文石海洞穴群中著名的一个溶洞,形成地质年代距今约三百万年,其空间规模和系统游览长度均居世界之首,在世界洞穴中享有极高声誉,被世界地学家和探险家誉为*科考、探险价值的绝佳洞穴。天泉洞景区溶洞和石林结合,14平方公里的石林掩盖着26个洞穴,其中天泉洞、天梁洞、天狮洞均在10万平方米以上,被列入全国十大洞穴系统之列。天泉洞空间高大奇伟,共5层,有12个大厅,体积达270万立方米,居全国各大洞之首。主洞长1300多米,高约50米~100米。洞内地面干燥,空气清新,冬暖夏凉。开放游览主洞第三层、第四层,面积8.l万平方米,分为穹庐广厦、长廊石秀、云步通幽等7个大厅。各大厅景观别具一格,钟乳、石花、石纬、石柱等组成琳琅满目、五光十色的景致。主洞内有宽敞的大厅,也有迂回的安仁古镇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41公里,是国家重点镇,是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四川省“六朵金花之一”——刘氏庄园所在地。地面景区的主要景点有迎宾石七女峰天涯望归人石林翠竹翠屏古塔斜塔石林叠翠夫妻峰龙牙观瀑等。景区内还有都掌人古城遗址九丝山凌霄山。天泉洞图片

九丝山景区/石海洞乡

九丝山  : 位于九丝山景区。距县城61公里,海拔1247米。山高而险,四面峭壁,传说以丝围之,约重九两,故名。又说,都掌人氏族纷繁,其姓有九,号为九丝。山上有九岗四水,地面极广,可耕种。下*径,可通东北。九丝山为都掌人的世居之地。明代初年,“改土归流”后,官吏横行,重税勒索,激起了都掌人的切齿痛恨,多次起兵反抗,他们在山上依山筑城,修建宫殿、粮仓和48个哨楼,与朱明王朝分庭抗礼。据《明史》和兴文旧县志载:自洪武二十七年(1394)至隆庆年间,朝廷先后发兵11次对都掌人进行征讨。但“九丝天险,大兵每望而不敢进”。万历元年,曾省吾、刘显占据凌霄山后,旋即攻打都都寨,酋长阿墨及数百人被俘杀。两翼既剪,官军向九丝大举进攻,相继克鸡冠岭60余寨,先后俘获都掌人首领阿大、阿二、方三等,俘斩五千七百余人,九丝城陷。战后,曾省吾奏准改九丝城为“平蛮城”。经过官军多次剿杀,从此都掌人不复见于记载。清嘉庆十五年(1810),富顺县士绅毛东山等九姓人到九丝山避乱,重修城垣、哨楼、寨门等,取名“永清寨”。不久,县绅杨之南为霸占毛氏九姓财产攻城,城中建筑被毁无余。今仅存城基、宫殿、房舍遗址。大王仓被烧后,迄今四百余年还有“糊米”可寻。

九丝飞瀑 
位于九丝山景区。在九丝城东北大寨门外,瀑布高悬绝壁,拉成长练,数里可见。

玉屏山:  位于九丝山景区。在建武城后,与九丝山相对峙,距约10公里。兴文县旧志载,玉屏山“耸拔入云,登 顶一望,众山朝拱,俯视一切,灯火万家,为建式胜览。上有亭,今废。碑碣大多磨灭”。玉屏山也曾是川南红军游击纵队屡战要地。

飞来山 
: 位于九丝山景区。在建武城西,海拔1360米。昔人常登临观日,传有“小峨嵋”雅称。

文印山
  位于九丝山景区。在建武城东,海拔1015米。矗立如大印,气势磅礴,上有白石层叠。原名"印靶山",为都掌人的军事要寨,明万历初年,曾省吾奏改今名。

轿顶山 : 位于九丝山景区。在建武城东,峥嵘峭拔。形如车辇。昔为都掌人的世居之地。
都都寨  位于九丝山景区。在建武城南。寨分大、二、三都都,三山鼎立,雄伟险峻。昔为都掌人的军事据点和九丝王城的膀翼之一。酋长阿墨居住的大都都,九丝战后,曾省吾奏改名为“都定寨”。

大龙潭 : 位于九丝山景区。在建武城东南。潭深莫测。周围约200米。兴文县旧志载:“朝暮清莹若镜,卓午泛滥如潮,红黄浑浊。潭面藤竹交横,午前则弥漫散布,午后则交结团聚。”早年旁有庙宇,后因地陷没落。潭中有乌木,大可逾围。壁间镌有“源头活水”四字,为明代建武游击李栋所题。

雷泡井 : 位于九丝山景区。在建武城南。井水晶莹碧绿,味甘美,用以烹茶,沁人心肺,素有“雷泡井中水,鹿鸣山上茶”之誉。

大坝鲵源景区/石海洞乡

小鱼洞 : 位于大坝鲵源景区。与大坝场紧靠。形成于长宁背斜南翼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灰岩中。源于云南的伏流,呈东北方向排泄,上段发育于断裂带上,下段呈纵向,总长5600米。沿途地表洼地、漏斗不很发育,有两处竖井落水洞底部见有地下河,地下河埋深小于50米。主要补给源为灰岩露头区的大气降水。1979年2月10日实测出口流量为639.98升/秒。水清莹洁净,从洞溢出绕镇与鲵源汇合注入宋江。从小鱼洞涌出的泉水,冬暖夏凉,温差不大。在寒冬季节,涌出的泉水蒸气弥漫鲵源;炎炎盛夏,泉水冰凉浸骨。往昔,这里鲵鱼甚多,到了河边。只听河里鲵鱼跳得水响,用火把一照,一河到处都是鲵鱼,大者有一米多长,约重五、六十斤,背上长起如星的白斑点。大鲵白天藏在石缝里,晚上出来觅食,并发出婴儿似的啼鸣,大鲵的爪子形似小孩手指,当地人称之为“娃娃鱼”。鲵由于味美、无刺,还可入药,一度成了人们捕捉的猎物,致使鲵鱼濒临灭绝的危险。近些年来,大坝镇政府采取了保护措施,鲵鱼得到恢复性发展。小鱼洞沿河茂林修竹,郁郁葱葱,弯曲的河里,长着嫩绿茂密的鱼藻,铺覆河底,鱼儿在水里自由地游弋,凡此种种,把小鱼洞妆点得越发迷人,令人流连忘返。

大鱼洞 : 位于大坝鲵源景区。距大坝场约1公里。形成于长宁背斜下三叠统嘉江组灰岩中。源自云南的伏流。呈东西方向纵向延伸,长7400米,出口两侧沿途地表洼地、漏斗不很发育,在马踏井处有一天窗可见地下河,并在中游有多处出露后又潜入地下。主要补给源为沿途灰岩露头区的大气降水。埋深小于100米。1978年5月20日实测出口流量为861.44升/秒。涌泉之水则是宋江源头。水冬暖夏凉,洞中产鲵鱼、细鳞鱼,洞水虽时有间歇,并偶有时清时浊,真乃变化多端。过去洞口有一石板,夏天供行人纳凉休息。“大跃进时代”,在洞前筑坝,储水灌溉、加工、因森林植被遭到严重影响水量减少。乘车可顺便览景。

朝阳洞 :位于大坝鲵源景区北侧约1公里,朝阳洞系喀斯特岩溶溶洞,结构分为三层。地面一层,洞宽18米,高30米,深100米。石笋、钟乳石形似垂莲、龙头、玉笋、蘑菇,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暗洞为第二层。洞长800米,曲径幽深、蜿蜒起伏,有12个洞厅,30多个景点,成一条龙形状分布。洞内溶蚀堆积物发育,石钟乳,石柱、石笋、石边幕等保存完好,形态奇丽,似人、似物,自成一景,在灯光的作用下,景观越发精致、迷人。洞内精华的景观,有“金龟戏鲤鱼”、“三丰书画室”、“天然林园”、“聚仙厅”、“三丰酒窖”、“金银牌坊”、“万亩良田”、“仙女沐浴”、“灵芝塔”、“巨手山”、“金龙抱柱”等。洞的底层是阴河,在二层洞内位置较低的地方,丰水期有浅水溢出,洞内大小塘水时涨时消。洞的东西约八、九百米的毒蛇洞,洞中有水流动,且常有珍稀动物大鲵出现。相传道家张三丰曾在洞中修道。昔洞前有庙,刻有青狮白象,伏犀卧虎等。今已开辟为风景旅游景点,供游人观赏和休闲。

洞河 : 位于大坝鲵源景区四龙附近之山壁处。兴晏、卜浑之水经伏流数十里后由此流出,号称地下十里长河或地下龙宫。洞河洞高15米,宽5-10米不规则的菱形溶洞,形成于长宁背斜南西翼下二叠统茅口组,栖霞组灰岩中,灰岩出露宽1000-3000米,地下河始于仙峰一带,其海拔1200-1400米,向东南方向地势逐渐降低,沿线地貌形态为石丘一洼地渐变为峰丛一洼地,灰岩露头区的大气降水大部分被密布的洼地、漏斗、落水洞所吸收,形成地下河,至出口全长19200米,埋深大于200米,落差770米,平均水力坡度4.4%,地下河支叉共有7条:分别为大地方、小地方、八一水库、天泉洞较底层,海子坝、荷叶堤,这些枝叉与主管道构成一树枝状地下河系。主管道主纵向延伸。出口最枯流量638.35升/秒。洞内形态万千,洞口两旁及洞顶,倒悬的石钟乳千奇百怪,映入水中宛如龙宫宝殿。出洞二三百米两岸石壁如廊,石上芳草缥缈,修竹排列,水面平坦似镜,风光秀丽,有如小山峡之缩影,甚是迷人。

沙沟一线天 :  位于大坝鲵源景区。一线天系地质发育,岩层破碎带在地表水、地下水作用和重力作用下,常沿这些破碎带作用形成的高差的绝壁峡谷地貌。沙沟一线天,是大坝鲵源景区的一个景点,是一条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峡谷。峡谷长5公里,谷底常是干涸的河床,一沟卵石少水流。两山对峙入云,高数十丈。谷壁树多倒悬,勾藤满树枝,谷中绿苔点染,灌木丛生,花舞岩前难攀折,花草清香风远播,石乳岩悬成万状,邃洞幽深到处连。沙沟一线天谷深如长龙,蜿蜒曲折。在距峡谷尽头有100多米,谷宽仅2-5米,最窄处只有1.6米。尽头处,有一“飞来石”卡在两山石之间,溪水从下面流过。飞来石下面的几块巨石较规则地堆聚在一起,形似龙头,象巨龙大 张着口,口中有一长石,形似龙舌,溪水从长石上流出。沙沟一线天在通往僰人悬棺的旅游线上,是旅游线上的一处天然胜景,西南师范学院曾经在这里进行地质考察,北京电影制片厂也曾经在这里取景,并称赞沙沟一线天比峨眉山一线天更美、更壮观。

马踏井:   位于大坝鲵源景区。乃天工造成。其井四周石岩笔直犹如刀劈,苍藤翠竹环绕其上,潭水深不可测,井水常年清澈碧绿,忽潮忽落,但从未浸出井口,鱼鳖戏游其中,却无人敢于捕捞。是一处神奇的景点。此井从古至今传说很多。一说昔关圣人所骑神驹行至此地,前脚于金鹅的马创井,后脚则于大坝,关圣扬鞭一跃,神驹后蹄留下一井,称为“马踏井”。又一说马踏井原为若干万年被宇宙间飞来的殒石撞击而成。其实,马踏井的成因,与岩溶的作用更有关连。井中之水,则是地下暗河而已。

周家溶洞景区/石海洞乡

神风洞:  位于周家溶洞景区。原名周家大洞。今尚未开发。洞道受层间裂隙控制,呈近东西向和南东向延展。结构大体与天泉洞类似。初步勘测,洞道总长度2800米,空间总体积约200万立方米。洞口状如撮箕,口高10余米,宽约40米,以30°左右的陡坡直插洞底,由洞口高程840米降至洞底730米,该段有大量的崩塌岩块。洞底宽40-60米,高20-35米,其前段50-60米范围内主要是洪积与崩塌物。神风洞以崩塌极为发育为特征。支洞中,崩塌体呈鱼背状,连绵不断,高数米,宽达8米左右;洞道一直向上延伸,洞底北侧全部为崩塌岩块铺垫,其宽度占据洞底的1/2甚至2/3。洞内化学沉积有数处较发育,特别是洞尾一段,石笋甚多,且大多数生长在崩塌岩块上,往往由两侧向中心倾斜,极似“醉林”,这段石笋的分布疏密不等,密集者在长50米的范围内可达100余根。另外,洞中各种姿态的弯头石笋颇为特别,此为石笋生长到一定高度后超过静风环境,其生长受定向"神风"影响, 顶部向下风方向弯曲的结果。距洞口约800米处,洞道空间突然变窄,在100米地段内,使洞道形成一条宽约1米的狭缝,从洞口进入的地面风受过风断面骤然减小的影响并形成"烟囱效应",风速达到1.2-1.4米/秒,风向为140°,此即“神风洞”的名由。神风洞内景观雅致。进洞不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根拔地而起,岿然矗立,直抵天蓬的"镇海神柱"。从神柱下行,便进入深邃而又美妙的地下世界。洞内道路坎坷,且洞中有洞,石柱、石笋、石帘、石梯田、石钟乳、石花比比皆是,千姿万状。其中,参差耸立的怪石,酷似身着武装的"镇洞武士";千雕万镂,顶如平台的一蹲巨石,名“三笛台”。民间传说古代有3个僰人牧童,见其精雅别致,放牧时常相约攀上台顶席地而坐,竞赛笛技。台侧“玉树琼花”。其上花果累累,大如柚桔,似樱桃,玲珑剔透,因其自然造化如此神奇,人们不免为之感叹。洞中一走廊,名“水晶宫”,银妆素裹,壁间石花纷呈,如珊湖、翡翠、琥珀,令人目不暇接。更奇的是洞中层层叠叠的“梯田”,田中虽无禾苗、稻谷,但田中之水澄澈如镜,内陈无数晶莹白里透黄的“洞珍珠”,还有“普贤骑象到峨媚”、“文殊青狮吼连天”、“观音菩萨渡南海”,一处处惟妙惟肖的象形山石,令人浮想联翩。

神龙洞:  位于周家溶洞景区。原名穿山洞。主洞结构简单,在发育过程中,两岔河干沟溯源侵蚀强烈,切穿洞 壁,将主洞分为上、下两段。穿山洞口以西为上段,长220米,由两个廊道夹一个厅堂构成。前廊道长约80米,宽数米,高2-4米,底板向南东倾斜,坡降约20%,石柱罗列两侧;后廊道变化较大,长约85米;两廊道间为2500平方米左右的宽洞大厅,高20余米。洞口以东为下段,总长约180米,宽度较大,在12-15米间,洞高3-10米不等,其末端一洞口直通两岔河谷。神龙洞除主洞进口外,另有数个洞口和天窗与地表相通,此为该洞特点之一。另一特点则是洞中化学沉积极为发育,尤其是上段,石柱、石钟乳、石帘等随处皆是,上段大厅内高20余米,10余人合围的巨大石笋,雄伟壮观;后廊道进入厅堂之口部,石帘将各石柱相连,洞道被遮掩大半;另有形色美丽之石花,造形逼真的“玉米堆”等均装点着整个洞道。此外,洞口西侧一长约30米的盲洞,其洞壁水母状石钟乳与石帷幕十分典型而又绚丽壮观,为教学、旅游*景点之一。洞内景观,可与神话中的东海龙宫媲美。

神烟洞:  位于周家溶洞景区。该洞最神奇莫测,常年烟雾缭绕。烟雾涌出洞口,或飘浮滚动,如惊涛巨浪;或冉冉升起,形成五彩云霞,气象万千。洞中阴森,寒气逼人,洞内石柱、石笋、石钟乳星罗棋布。洞道迂迥曲折,扑朔迷离,犹如“八阵图”,人多望而却步,故非勇者不敢入内。

数字化管理/石海洞乡

*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兴文石海为了加快现代化管理进程,提高景区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将景区打造成为智能化数字景区;兴文石海风景名胜区与兴文县邮政局、四川省邮政局紧密合作,共投资近280万元,建成了集财务管理、售票管理和检验票管理的兴文石海邮资电子门票门禁系统。

兴文石海邮资电子明信片门票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国内*电子门禁技术,以其成熟的条形码和高科技手段,将兴文石海建成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管理的系统,使游客在景区得到完美的服务;同时,能使景区各级管理能够及时、准确、完整地采集各景点和服务机构的原始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和科学分析,实现网络互联、信息共享;景区决策层和相关职能部门能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整个景区的所有状况,便于合理调度和分配资源,改善兴文石海洞乡景区硬件设施与软件建设,提升石海景区服务形象。
邮资明信片是由*邮政统一发行,通过*邮政的强大的邮政网络,可以扩展兴文石海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并以邮政独有的网络、宣传优势以及邮资明信片深厚的文化内涵,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

邮资电子明信片门票改变了传统的旅游门票只有单纯付费凭证的作用,通过游客购买门票后既可以向亲朋好友寄递问候,联络感情,又达到了宣传旅游景区的效果,同时设计精美、小巧玲珑,即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又作为邮资凭证、书签、贺卡进行收藏,这样可以让游客使用之后不会轻易丢弃的环保功能,有效的提升景区的文化品位和档次,为实现兴文石海旅游产业的全面升级做出贡献。

目前,该系统的投入运行在川南片区的旅游景区内属*建成的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景区,标志着兴文石海风景名胜区已进入了数字化管理时代。

 

相关词条/石海洞乡

李白故里 张大千纪念馆 碧峰峡
杜甫草堂 蒙顶山 翠月湖


 

参考资料/石海洞乡

[1] 乐图旅游 chn.lotour/r/20070929/n93973_1.shtml
[2] 金江网 jj831/lvyou/Index.asp

类似“石海洞乡”
与“石海洞乡”相关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