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60年创建“轻工日用品造型美术设计专业”以后的6年中,共招收本科和专科学生106名。1966年,“文革”开始,随着学校全面停课,该专业曾一度停止招生。1972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扩建为“造型美术系”,确定了以玻、陶、搪、塑四种材料的轻工产品的造型、装饰和包装为主的专业方向。1977年恢复高考,造型美术系招收“文革”后*批造型设计专业本科生,并开始在专业方向上进行新的探索。
学院着力培养精英设计人才,致力研究性设计教育。目前学院涵盖五个本科专业和七个专业方向,即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含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专业方向),建筑学,广告学和美术学专业。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完整,设产品系统设计与理论博士学位培养点,拥有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两个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及“工业设计”工程硕士点。设计艺术学学科是国家“211工程”一、二、三期的重点建设学科。工业设计专业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并与艺术设计专业分别为江苏省首批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
自1960年创办以来,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聚集了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工业设计与艺术设计专业学术带头人,拥有包括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教学名师和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等在内的多名工业设计与艺术设计教育专家以及大量具有丰富艺术设计初中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近十多年来,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包括国家艺术学研究课题、国家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资助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课题、“863”计划子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研究项目等在内的多项*和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获国际国内各类重要奖项400余项。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对外交流频繁。与德、法、英、日、瑞士、荷兰等国际著名设计院校和设计企业在教学和研究方面保持长期联系和合作,具备当今国际先进学科的基本特征。学院毕业生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知识全面且富有创新精神,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海尔、美的、TCL、华为、康佳、上海现代设计集团等著名企业中都有多人任职,清华、东大、浙大、上交大、同济、湖南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以及中央美院、*美院、广州美院、南京艺术学院等著名艺术高校更有多人任教。1981年,学校派出二名教师赴日本研修工业设计,学习发达国家工业设计的新观念、新理论、新课程、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983年,在全国率先开设了《工业设计史》、《设计概论》、《人体工学》、《三大构成》等新课程,并设置了“包装设计专业”。1993年《开创工业设计教学新体系》教改研究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同年获国家教委教学成果二等奖。“工业设计”经国家教委批准成为全国首批 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之一。
1995年工业设计系扩建为设计学院。
过伟敏 王安霞、 李世国、 徐诚一、毛白滔、 陈新华、陈嘉全、 唐鼎华、 张宇红、潘祖平、 黄培杰、 李方明、张 焘、周 亮
冉海泉、朱 华、过宏雷、鲍懿喜、蒋 晓、于 帆、张凌浩、 周阿成、杨茂川、史 明、朱 蓉 吴 尧、 邵剑波、孙政军、熊 微、杜军虎、李道国、 吴祐昕、赵昆伦、杜守帅、顾 琴、王建源、王大濛、田 超 吴宇华、 陈伟萍、朱志刚、 张丽英、 姬佐秋、林煜峰、魏 洁、陈旻瑾、江 明、邓 嵘、张 宪、沈杰、 刘 钢、巩淼森、余雅林、张希晨、 范晓莉
朱方诚、章岁青、邹 林、胡心怡、 孙立新、唐宏轩、方 如、陈原川、 吴建军、 王 俊、代福平、崔华春、赵 明、张 雳、徐建海、许洪滨、殷润元、黄 昊、吴科玲、 谢恒强、张 贇、周 震、吴 恽、何 隽、杜 鹏、 高亚峰吕永新、范剑才、宣 炜、林 瑛、 张翠玲、姬 琳、张寒凝、陈 嬿、魏 娜、门坤玲、史一飞、姜 靓、张立昊
工业设计专业创建于1960年,是国内创建最早的工业设计学科之一。国家首批工业设计硕士点,并招收博士研究生。本专业立足于设计、艺术、工程相结合,形成了特色鲜明,较系统的教学、科研、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研发单位从事轻工和其他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开发、教学、研究和管理,具有较新的设计理念和较全面的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具有较高的设计创意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江南大学创建较早的专业之一。二十多年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学方法和鲜明的教学特色,并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本专业注重艺术及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培养从事市场研究,传媒研究,视觉表现研究,媒体策略,广告设计,品牌推广,包装,书籍装帧,企业形象设计及展示设计等视觉设计及策划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国内设置较早的同类专业。二十余年来本专业重视学科多专业、多领域的交叉和渗透,注重扎实的造型能力、专业基础理论和较强的设计协调及组织能力的培养。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景观─建筑─室内”的系统教学观,并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能在企事业、高等院校和研发单位从事城市环境总体策划、建筑形象设计、室内设计、环境景观设计和教学、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公共艺术设计专业集实用性和艺术性、现代与传统为一体,弘扬和继承*传统,吸收世界各国艺术精华。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艺术创作设计能力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并招收硕士研究生。培养具有扎实的艺术功底、较强综合协调能力的从事公共空间领域的艺术创作和设计、教学和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建于1984年,是培养中等学校美术师资的师范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该专业注重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的结合,培养具有现代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适应艺术教学和艺术创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江苏省“十一五”重点学科)
产品系统设计与理论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研究学科方向,主要研究产品系统的设计艺术创新的规律、行为和文化价值。2002年设置“产品系统设计与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生专业培养点。主要研究工业设计创新的理论与方法、艺术设计的地域化理论与方法、现代设计的生态化理论与方法、艺术设计的数字化应用及关键技术研究等。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基础技能和基础方法,系统深入的设计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设计研究工作的能力,在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论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
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利用
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理论与方法
家具与室内设计研究
欧洲现当代设计研究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科1993年在全国首批获得工业造型艺术(现为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掌握较扎实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须的设计创新技能,熟悉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分析、表达和解决问题的学术研究能力,胜任设计艺术学科及相关领域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需要的设计及研究型高级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掌握较扎实的美术学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熟悉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和创作能力,胜任美术学学科及相关领域创作、科研和教学等工作,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美术创作和教育的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 传统美术与史论研究 现代绘画艺术研究 环境雕塑艺术研究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掌握较扎实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须的设计创新技能,熟悉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设计及管理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胜任设计艺术行业或职业的实际设计和应用研究工作,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设计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 工业设计及理论 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 环境艺术设计及理论 公共艺术设计及理论
学制 学制为2至2.5年的弹性学制,在校学习时间最少为2年,最长不超过3年(在职委培硕士研究生最长不超过3.5年)。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掌握较高的设计创作技能和艺术理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艺术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创作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江南大学产品设计艺术实验教学中心
——江南大学产品设计艺术实验教学中心的成长得益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发展。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始建于1960年,其前身为无锡轻工业学院造型系,该系设置了**工业设计类专业“轻工日用品造型美术设计专业”。——1995年,扩建为**以“设计”命名的学院。经过多年的建设,学院已从纯艺术类文科发展为文理兼容,多学科的偏艺术类的设计院校。学院现有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建筑学、广告学、动画5个专业,本科学生1680人,研究生389人,在职研究生(工程硕士)600多人。设计学院的实验室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1960—1995年),由于当时的办学规模和经费的限制,仅建有少量的基础训练类实验室,如模型、雕塑等实验室,虽然实践教学手段比较简陋,但她为*的产品造型设计艺术实验(践)奠定了基础,培养和造就了国内最早的一批造型设计高级人才;二是(1995—2002年),学校在本科建设实践教育方面投入了较多的经费,先后建立了Apple计算机房、摄影工作室、丝网印工作室、陶艺工作室、金加工车间、SGI工作站等一批用于实践教学和产品设计的实验(践)室,走上了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学相结合的道路,大大改善了设计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条件和环境,为我国*设计学院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三是2003年至今,为适应新世纪对高等设计艺术的要求,改善和提高实践教学的资源和效果,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江南大学产品设计艺术实验教学中心,统一管理全院的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及科研项目的建设。面对二十一世纪数字化高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设计艺术手段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中心在学校的支持下新建和改建(增加)了一批数字化与艺术设计类特色的实验室项目,短短几年新添置设备1600万元人民币,实验中心面积达6000平方米,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现代数字化技术的有创新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提供了一流的实验和实践场所及条件,现在中心已初步建成为一个综合的,以设计类本科学生为主,文、理、工科学生参与的创新型产品设计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实施创造性艺术设计与训练,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我校大学生创新实验实践教学基地之一。